當前位置:首頁 > 文章資訊 > 機電專業(yè) > 機械電子工控專業(yè)-PLC培訓講義(一)從基礎學PLC
機械電子工控專業(yè)-PLC培訓講義(一)從基礎學PLC
第一章可編程序控制器概述
1---1 可編程序控制器的歷史與發(fā)展
一. 可編程序控制器的歷史
60年代 繼電接觸控制系統
優(yōu)點:簡單 易懂 價格便宜
缺點:硬設備多 接線復雜 改變設計困難。
? 1968年,美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通用汽車公司(GM),為了適應汽車型號不斷更新的需要,要求制造商為其裝配線提供一種新型的通用程序控制器,提出了十條技術指標在社會上公開招標,制造一種新型的工業(yè)控制裝置。
? (1)編程簡單,可在現場修改和調試程序;
? (2)維護方便,各部件最好采用插件方式;
? (3)可靠性高于繼電器控制系統;
? (4)設備體積小于繼電器控制柜;
? (5)可將數據直接送入管理汁算機;
? (6)在成本上可與繼電器控制系統競爭;
? (7)輸入可以是交流115v;
? (8)輸出為交流115v,2A以上,能直接驅動電磁閥等;
? (9)系統擴展時原系統只需作很小的改動;
? (10)用戶程序存貯器容量至少能擴展4K字節(jié);
1969年美國數字設備公司(DEC)根據招標的要求,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可編程序控制器,并在GM公司汽車生產線上首次應用成功。
1980年美國電氣制造商協會(NEMA)正式將其命名為可編程序控制器(ProgrammableController),簡稱 PC。
二. 可編程序控制器的發(fā)展
1969年美國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PLC以后,日本、德國、法國等國相繼研制了各自的PLC。
70年代中期,PLC進入了實用化階段。
70年代末和 80年代初,PLC進入了成熟階段。
1. PLC的國外狀況
美國PLC發(fā)展得最快:
? 1984年有48家,生產150多種PLC;
? 1987年有63家,生產243種PLC;
? 1996年有70余家,生產近300種PLC。
? 著名廠家有A—B(Allen-Bradley)艾倫一布拉德利公司,MODICON莫迪康公司,GE-FANUC公司,TI(TexasInstrument)德州儀器公司,WESTHOUSEElectric西屋電氣公司, IPM(International Parallel Machines)國際并行機器公司等。
歐洲PLC的廠家有60余家:
西門子(Siemens)于1973年研制出第一臺PLC。
? 金鐘默勒 (Klockner Moeller Gmbh), AEG,
? 法國的TE(Telemecanique)(施耐德)
? 瑞士的Selectron公司等。
1971年,日本從美國引進PLC技術,由日立公司研制成功日本第一臺PLC。
日本生產PLC的廠家有40余家:
? 三菱電機(MITSUBISHI),歐姆龍(OMRON),
? 富士電機(Fuji Electric),東芝(TOSHIBA),
? 光洋(KOYO),松下電工(MEW),
? 和泉(IDEC),夏普(SHARP),
? 安川等公司。
2. PLC的國內狀況
在中國,大約從1974、75年在北京和上海開始開發(fā)采用位片式微處理芯片的可編程順序控制器,并有所應用。但一直未能形成批量生產。在改革開放剛起步的1979年,在當時的機械部儀表局的推動下,開始從美國MODICON引進起584的PLC,并首先在電站的輔機如輸煤、除灰除渣、水處理系統以及水泥廠等控制系統中成功應用,從而大大推動了PLC在我國工業(yè)的大規(guī)模運用。遺憾的是,花了很大一筆外匯的這個項目并不曾形成良性的有后續(xù)的發(fā)展。
自1985年開始,小型PLC首先是日本三菱電機公司的MELSEC-F,通過非政府渠道進入中國市場。不到三、四年時間,小型PLC就形成了大面積的推廣應用局面。1990年以后,Siemens、Allen Bradley以及其它知名品牌開始大舉進入中國市場,占據中、大型的PLC的較大份額。1995年后形成了大型PLC以歐美為主、中型PLC歐美和日本平分秋色、小型PLC則以日本為主、Siemens也步步緊逼的格局。至今沒有很大改變。
由上簡要回顧可知, PLC在中國已經形成了規(guī)模巨大的應用市場,但并未建立批量生產、有持續(xù)開發(fā)發(fā)展能力的PLC制造業(yè)。
應指出的是:
在國內,PLC的應用水平還是不低的,自主設計、系統集成和現場投運的能力,可以說與國際主流水平同步;
我國在 70年代末和 80年代初開始引進PLC。我國早期獨立研制PLC的單位有:
? 北京機械工業(yè)自動化研究所,
? 上海工業(yè)自動化儀表研究所,
? 大連組合機床研究所,
? 成都機床電器研究所,
? 中科院北京計算機所及自動化所,
? 長春一汽,
? 上海起重電器廠,
? 上海香島機電公司,
? 上海自力電子設備廠等單位。
以上諸單位都沒有形成規(guī)模化生產。
遼寧無線電二廠引進德國西門子技術生產PLC;
無錫電器和日本光洋合資生產的 PLC;
中美合資的廈門 A—B公司生產的PLC;
上海香島機電公司引進技術生產的PLC;
上海OMRON公司;
西安Siemens公司等。
3. PLC的發(fā)展趨勢
? (1)向高速度、大存儲容量方向發(fā)展(CPU處理速度nS級;內存2M字節(jié));
? (2)向多品種方向發(fā)展和提高可靠性(超大型和超小型);
? (3)產品更加規(guī)范化、標準化(硬件、軟件兼容的PLC);
? (4)分散型、智能型、與現場總線兼容的I/0;
? (5)加強聯網和通信的能力
? (6)控制的開放和模塊化的體系結構OMAC(open ModularArchitecture for Control)
4. PLC著名品牌
根據美國 Automation Research Co.(ARC)的商情調查,在1994年PLC市場上,最大的5家PLC制造商是:
SIEMENS,
Allen-Bradly,(Rockwell)
AEG Schneider,
三菱電機,
OMRON(立石電機)
(1996年中國PLC市場)
1---2 可編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結構及特點
一、PLC的定義
? 國際電工委員會( IEC)于 1982年11月和 1985年1月對可編程序控制器作了如下的定義:“可編程序控制器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,專為在工業(yè)環(huán)境下應用而設計。它采用可編程序的存儲器,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(zhí)行邏輯運算、順序控制、定時、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命令,并通過數字式模擬式的輸入和輸出,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。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有關設備,都應按易于與工業(yè)控制系統聯成一個整體,易于擴充功能的原則而設計”。
二、PLC的分類
(1)按 I/O點數分類
? I/O點數小于 32為微型PLC;
? I/O點數在32~128為微小型PLC;
? I/O點數在128~256為小型PLC;
? I/O點九在256~1024為中型PLC;
? I/O點數大于1024為大型PLC;
? I/O點數在4000以上為超大型PLC。
以上劃分不包括模擬量I/0點數,且劃分界限不是固定不變的。
(2)按結構形式分類
? 整體式PLC: 又稱單元式或箱體式。整體式PLC是將電源、CPU、I/0部件都集中裝在一個機箱內。一般小型PLC采用這種結構。
? 模塊式PLC:將PLC各部分分成若干個單獨的模塊,如 CPU模塊、I/0模塊、電源模塊和各種功能模塊。模塊式PLC由框架和各種模塊組成。模塊插在插座上。一般大、中型PLC采用模塊式結構,有的小型PLC也采用這種結構。
? 有的PLC將整體式和模塊式結合起來,稱為疊裝式PLC。
三、PLC的主要技術指標
(1)輸入輸出(I/O)點數:輸入開關信號和輸出開關信號的總和。
(2)用戶程序存儲器容量:該存儲器的容量大,可以編制出復雜的程序。中、小型PLC的存儲容量一般在8K以下,大型PLC的存儲容量可達256K~2M。
(3)掃描速度:PLC執(zhí)行程序的速度,以PLC掃描1K字用戶程序所需的時間來衡量,通常以ms/K字為單位。掃描速度越快越好。
(4)指令數量:衡量PLC編程能力強弱的指標。指令數量越多,處理能力及控制能力就越強,就可以完成復雜的任務。
四、PLC的優(yōu)點
①可靠性高(平均無故障時間3--5萬小時)
②編程簡單
③通用性強
④體積小、結構緊湊、安裝、維護方便
五、PLC的缺點
主要是PLC的軟、硬件體系結構是封閉而不是開放的:如專用總線、專家通信網絡及協議,I/O模板不通用,甚至連機柜、電源模板亦各不相同。
? 編程語言雖多數是梯形圖,但組態(tài)、尋址、語言結構均不一致,因此各公司的 PLC互不兼容。
? SIEMENS等公司已經開發(fā)出以個人計算機為基礎,在Windows平臺下,結合IEC1131-3國際標準的新一代開放體系結構的PLC。
1---3 可編程序控制器的應用領域和發(fā)展趨勢
一、PLC的應用領域
? PLC在工業(yè)自動化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,在國內外已廣泛應 用于機械、冶金、石油、化工、輕工、紡織、電力、電子、食品、交通等行業(yè)。經驗表明, 80 %以上的工業(yè)控制可以使用PLC來完成。
在日本,凡8個以上中間繼電器組成的控制系統都已采用PLC來取代。
二、PLC的發(fā)展趨勢
? (1)向高速度、大存儲容量方向發(fā)展(CPU處理速度nS級;內存2M字節(jié));
? (2)向多品種方向發(fā)展和提高可靠性(超大型和超小型);
? (3)產品更加規(guī)范化、標準化(硬件、軟件兼容的PLC);
? (4)分散型、智能型、與現場總線兼容的I/0;
? (5)加強聯網和通信的能力;
? (6)控制的開放和模塊化的體系結構OMAC(open ModularArchitecture for Control);
聲明:【版權歸作者所有。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,還望諒解,如原作者看到,歡迎聯系運營人員,本人會在后續(xù)文章聲明中標明。如覺侵權,運營人員會在第一時間刪除。多謝!】
以上就是100唯爾(100vr.com)小編為您介紹的關于PLC培訓的知識技巧了,學習以上的機械電子工控專業(yè)-PLC培訓講義(一)從基礎學PLC知識,對于PLC培訓的幫助都是非常大的,這也是新手學習機電專業(yè)所需要注意的地方。如果使用100唯爾還有什么問題可以點擊右側人工服務,我們會有專業(yè)的人士來為您解答。
本站在轉載文章時均注明來源出處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未用于商業(yè)用途。如因本站的文章、圖片等在內容、版權或其它方面存在問題或異議,請與本站聯系(電話:0592-5551325,郵箱:help@onesoft.com.cn),本站將作妥善處理。